CBA三消息:上海多人合同到期,广东赛制较吃亏,陶汉林全部落

时间:2025-02-24 03:13:13 来源: 分类:焦点

解缙 ,深受识位首佳这位明朝洪武年间被朝廷贬谪到河州的朱元璋朱作翰林院庶吉士,在临夏这块文化沃土上度过了他仕途生涯的棣赏低谷岁月 ,也就在那一两年的被贬时间里,他的甘肃诗词文章 、轶闻趣事 ,后写至今仍在民间广泛流传。下多

解缙(1369—1415),深受识位首佳这位明朝洪武年间被朝廷贬谪到河州的朱元璋朱作翰林院庶吉士,在临夏这块文化沃土上度过了他仕途生涯的棣赏低谷岁月 ,也就在那一两年的被贬时间里 ,他的甘肃诗词文章、轶闻趣事,后写至今仍在民间广泛流传。下多

解缙 ,深受识位首佳字大绅 ,号春雨,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他自少聪敏颖慧 ,5岁时能读书成诵 ,13岁遍读四书五经 ,被誉为“神童”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解元,翌年中进士。朱元璋在御花园召见解缙,命作春风春雨诗 。解缙借诗讽谏,吟出“漫漫春风入舜韶,绿柳舒叶乱莺调。君王不肯误声色 ,何用辛勤学舞腰”七绝。解缙才思过人 ,一挥而就 ,“太祖益爱之”  ,官授中书庶吉士,常常侍奉在皇帝左右 。有一天,朱元璋在宫廷大庖西室对解缙说:“朕与尔义则君臣 ,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意思是说 :我与你从道义上讲是君臣关系,从恩情上讲犹如父子,你要对我知无不言  ,有什么便说什么。解缙当天就给朱元璋上了一封题为《大庖西封事》的万言书 。该万言奏折引经据典,条分缕析 ,洋洋洒洒,针砭时弊。议理明事,赏罚爱民,轻重缓急,徭役赋税,察人用人,职官名分,量法轻重,崇孝行 ,励节义,肃纲纪、去虐刑以至帝王德行修养无所不及。朱元璋深赞解缙的才华与直言 ,但心中不悦,但有言在先  ,也不好怪罪。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惠帝朱允炆继位  。解缙来到京城南京。有司上言攻击他违抗诏旨 ,且母丧未葬,父年九十不当离开 ,朱允炫遂将解缙贬谪河州任礼房吏 。时年29岁的解缙,千里迢迢来到河州 。乍到穷乡僻壤,各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 ,发出“真个河州天尽头”的慨叹。后来 ,他逐渐和河州乡绅结识交游 ,眼界开阔 ,写出“只道河州天尽头 ,谁知更有许多州。八千里外尼巴国,行客经年未得休”的诗句。他遍游河州名胜 ,在“极目雪山俯全城”的镇边楼和“时时独立倚青空”的城东白塔寺;在“双峡中分天际开,黄河涌雪排空来;奔流直下五千丈 ,怒涛终古轰春雷”的积石关:在“宁河城头百尺涌,泻下通明五色虹 。若到关头应驻马 ,下瓢一饮醉春风”的和政县城;在“炳灵寺上山如削,柏树龙盘点翠微;况有冰桥最奇绝 ,长虹一道似天梯”的炳灵寺石窟 ,处处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 ,表现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

解缙在河州期间诗文草书很多。张思温先生从《解学士全集》和明嘉靖本《河州志》中辑录78首。赵忠先生编辑的《解缙河州诗抄》中有精辟的解说点评。新版《临夏州志》辑录的主要是解学士描写河州山川草木、人文 、景观,寄托思乡之情,表达贬谪之苦的七言绝句七首 。解缙于五古 、七古 、长短歌行体、排律诸体皆长,以五七言绝句数量最多 ,成就最高。解缙的诗语言通俗 ,用笔娴熟 ,感情真挚,格律严谨  ,文风质朴 。描写惟妙惟肖,抒情淋漓痛快 ,言志激情奔放 。《皇明阁学记》评价解缙 :“文雄勃劲古 ,新意迭出 。叙事高处 ,逼司马子长、韩退之。诗豪宕丰赡,似李杜。书小楷精绝 ,行草皆佳。”明代评论家 ,金城进士黄谏评:“其诗如古体诸篇,使入太白集中,孰别其为近时之作。”就是说解缙叙事文笔赶得上司马迁、韩愈,诗作可抵李白、杜甫,书法方面小楷、行草都精妙  。特别是把解缙的诗放到李白的诗集中,也分辩不出。足见解缙诗才之高。

建文四年(1402年) ,解缙致信时任礼部侍郎董伦 ,申诉获罪原因 ,表达回京愿望 。那封信言词恳切,感情真挚 ,读来催人泪下 ,柔肠寸断,其的大意是:我承蒙皇帝之恩 ,按照皇帝谕旨,立志回乡进学著述 ,功成后再回朝廷 。《元史》的错误我奉命修改 ,接下来编辑《宋书》,删订《礼经》 ,凡例已经做好 。侍奉父亲之余,我闭门著述,经历八年辛苦,已经部分告成 。忽然听到皇帝驾崩,我悲痛欲绝 ,母丧还未安葬 ,家有九十岁的老父亲 。倚门遥望京师,我都无暇依恋亲人 ,只希望叩拜皇帝,挥泪皇陵 。南方人 ,经不住太冷的气候 ,又加之身患疾病,奔波流离 ,非常难受又怕有负于平生志向,留下万古遗恨。希望能回到南京,看看皇帝龙颜,或者回到家乡 ,父子相见,这就是我的新生之日啊 。

这段信读来啼泪泣血 ,不胜悲悯 。也许这封信打动了董伦,董伦向皇帝推荐 ,解缙遂被召回京师,任翰林待诏 。明成祖朱棣登位后提任解缙为侍读 。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建立阁厦制度;命解缙、胡广 、杨荣 、杨士奇等7人参与政事 ,是年 ,解缙编撰《太祖实录》深得朱棣赞赏 。因他才华出众 ,不到一年便被提为首辅。永乐三年立春日,朱棣把金绮衣奖给解缙,并赐与尚书同等地位。永乐二年春,解缙受命主修《文献大成》,一年编成 。朱棣嫌简,解缙又召集朝臣文士、四方学者2169人 ,于永乐三年开始编撰《永乐大典》 。经四个寒暑艰苦著述 ,终于永乐六年完成初稿 。永乐八年,解缙被陷下狱  。永乐十三年冻死积雪中 ,时年46岁 。正统元年(1436年)宪宗朱见深下诏,恢复解缙官衔,赠朝议大夫,谥号“文毅公”。明万历时河州总兵刘蜓建 ,建豫章祠,以纪念促进河州文化的解缙和大理寺少卿廖庄 。

虽然解缙一生的遭遇曲折,命运跌宕  ,但是在他谪居河州的短暂岁月里,诗作艺术达到顶峰 。胸襟开阔,大气磅礴,平中见奇 ,音韵铿锵 ,似天马行空 ,空灵而飘逸,这是他的诗作所反映出来的 ,亦如他的为人,他的才华 ,他的品格 。这一点从他在河州的诗作中看得清楚。

登镇边楼

陇树晴云万里秋,

思亲独上镇边楼。

几年不见南来雁 ,

真个河州天尽头。

题积石

积石唐家节度城,

吐蕃羌帽帐纵横。

而今河水清无底 ,

时有游人月下行 。

万寿寺

河州城东万寿寺,

古碑上有贞观字 。

时时独立倚青空,

大夏河流宛如直。

(临夏州博物馆官方公众号)